佛經裡的末日:世界最終被七火一水毀滅
索達吉堪布2013-11-19 20:19
由眾生共同福德所形成的四大洲、須彌山、天界、鐵圍山等外器世界[1],雖被認為是堅不可摧、牢不可破,存留的時間長達數劫,但它們也是有為法,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,最終必將因七火一水而毀於一旦。誠如《四法寶鬘論》所言:“此等一切外器世間界,七火一水風吹離散時,發尖稍許殘存亦無有,盡皆空空如也若太虛。”
包括現在科學家,實際上也承認這種觀點。他們認為,銀河係也好,地球、月亮、太陽也好,都是在剎那運動變化的。根據科學預測,如今地球的壽命已達46億年,太陽的壽命也有50億年,再過10億年地球就會滅亡[2]……儘管許多研究結果不盡相同,但沒有一個人認為它會常恒不變、永遠存在。
外在器世界確實是無常的。有一個道友跟我說,他在學《如意寶藏論》時,第六品專門講器世界的毀滅,那時他生起了很強的無常觀,看著對面的山就覺得:“整個器世界都是無常的,這座山雖然看起來非常壯觀,但到一定時候也必定現前無常。”我們見到一些高樓大廈時,也應該這樣想:“這個建築物由鋼筋水泥支撐,看似非常結實,好像幾百年、幾十年不壞,但有為法畢竟是無常的,最終也會毀壞無餘。”
大家對無常一定要有明確的見解,不要像有些世間人,根本沒有無常觀,修法一直拖拖拖,最後什麼都不成功。噶當派的很多修行人,為何將精力主要放在觀修無常上?就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無常修得好,他肯定會精進,絕不可能睡懶覺,也不可能忙於世間無義瑣事,經常找藉口不修行。反之,如果無常觀沒有修好,即使得了多少灌頂、獲得多少竅訣,也不過是書本上的文字、以後的希望,除此之外不可能實地修持。鑑於此,前輩大德們對無常教言非常重視。
有些人認為:“身體是無常的,這我倒承認,但外面的世界那麼廣大,不可能一下子就毀滅吧?”確實,我們也沒說它一兩天就毀滅了,但其本體並非恆常,最終定然難逃無常的命運。明白這一點後,通過對比也可進一步了知,不管是所依的器世界,還是能依的身體和心識,最後都要示現無常,如此一來,自己對幻化般的世界會生起極大厭離心,而這種厭離心,就是修行的最好助緣。
器世界最終必定會毀滅。而毀滅的因緣,一方面是因為萬法無常,因緣滅盡時自會消散;另一方面,也是眾生造業比較嚴重,如《大樓炭經》……”不管怎麼樣,外面的世界終有一天會示現無常。跟浩瀚的宇宙世界比起來,我們每個人實在是微不足道,但在這個地球村中,畢竟也是一個“地球公民”。其實地球公民不僅包括人類,也包括旁生等其他眾生,我們是地球村的公民,犛牛同樣也是如此,彼此之間都是鄰居。然遺憾的是,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,肆意殺戮動物、破壞生態平衡、工業污染嚴重……致使自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。也許七火一水的災難還沒降臨之前,依靠人類的惡行,就已經導致了自身滅亡。針對這些現象,世界各國召開了大大小小的會議,想提出一些解決方案,但至今為止,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,卻無法從根本上徹底解決。
我們活在這個地球上,對生存的環境也有責任保護,哪怕你住在一個小屋子裡,周圍也要搞好衛生,應該有種環保意識。有些人因為素質關係,只是關心自己的衣食,除此之外,對整個大環境想也不想,這非常不好。我們每個人應當關心周邊環境,同時要以慈悲心愛護那裡生存的動物,若能如此,人與自然之間會增上和諧的氣氛,天人也會撒下吉祥的花雨,人們的生活定會和平安樂。相反,假如人類噁心遍滿、行為粗暴,對自然界肆無忌憚地破壞,則定然感召種種災難。近年來,世界各地為什麼頻頻出現地震、火災等不悅意的天災人禍?實際上就是跟眾生的行為有關。
這一點不但佛教界這樣認為,西方很多科學家也承認人與自然之間有一個謎,但要解開這個謎,他們暫時沒有“鑰匙”。而我們佛教中,用無常觀、緣起觀來進行分析,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。
學過《俱舍論》的人都清楚,此大劫的毀滅需要二十個中劫,其中十九個中劫是毀壞有情世界,一個中劫是毀壞器世界。到了壞劫時,有情世界先從地獄開始空,地獄中業力深重者,若要繼續感受此果報,則轉生到他方世界的地獄中;業力稍輕者,則以法性力產生善心,逐漸向上轉生為餓鬼。之後,餓鬼、旁生、人等也如前一樣次第滅盡,有些轉到他方世界,有些依靠法性力而向上轉生……內情眾生由下而上逐漸化為烏有,第一禪天以下的所有眾生無一存留。(本來,人類要想轉生於色界一禪天,必須通過修行達到一緣等持。但在壞劫時,則不必通過修行,依靠法性力即可生起一種禪定,獲得一禪境界。 )
在此之後,天空中依次出現七個太陽。所謂的七個太陽,有些經論說真正有七個太陽,有些經論說是具有七個太陽熱度的一個太陽,但此處華智仁波切的觀點,與無垢光尊者《如意寶藏論》[3]及《長阿含經》的觀點一致,都承認是七個太陽。對於這些內容,我也作了詳細對比,這裡的說法跟《長阿含經》的完全相同,但與《俱舍論》的略有差別。(當然,《前行》是修心法,《俱舍論》要詳細剖析,二者的風格迥然有異,對此我也不必多講。如果你們對《俱舍論》有興趣,則可參閱它的講記和注疏,下面的問題在第三品中有敘述。)
具體而言,第一個太陽出現時,燒盡一切樹木園林[4];第二個太陽出現,使得一切溪流池沼無餘乾涸(包括喇榮溝裡,覺姆洗衣服的潺潺小河,也全部化為烏有)[5];第三個太陽出現,使一切大江大河,如印度的恒河、尼連禪河,漢地的長江、金沙江、黃河等,全部乾涸[6];第四個太陽出現,使得無熱惱大海也滴水不剩[7];第五個太陽出現,深達一百由旬的大海之水蕩然無存,隨後逐漸乾涸到兩百由旬、七百由旬、一千由旬、一萬由旬直至八萬由旬深度,剩下的水,又從由旬、聞距開始,到最後,連牛蹄跡許的水也乾涸無餘[8](現在科學家認為,太陽漸漸會變成一顆紅巨星,在高溫燒烤下,10億年後,地球上已無生物倖存,與此處只是說法不同而已);第六個太陽出現,焚毀大地、雪山[9];第七個太陽出現,須彌山、四大洲、八小洲、七金山[10]及 圍山全部燒成一片火焰,連一個微塵都不剩[11],如《德施請問經》雲:“滿一劫之時,此世必毀滅,諸山被火焚,不見剩一塵。”
火焰熾熱到極點,盤旋向下焚盡一切地獄(地獄裡的眾生早就空了,此時只是將地獄的器世界一燒而光),火舌又直衝上方,燒毀梵天所有空空蕩蕩的無量宮殿(梵天眾生也依靠業力或法性力,轉生到他方去了,所有宮殿全是空的,大火只是將這些殿堂燒盡)。此時此刻,光明天的小天子們從第二禪天往下看,發現地獄以上的火往上沖,就驚惶失措地大呼小叫:“哇,大火燃起來了!”老天子們比較有經驗,因昔日火都只燒到一禪,對二禪的天宮沒有威脅,於是安慰他們說:“這樣的大火以前燒到梵天以後就無影無踪了,不要驚惶,莫要害怕!”[ 12]
就這樣,經過七次大火之後,一禪以下的世界全部變成空無。此時,二禪天形成水雲層,軛木、箭矢般的傾盆大雨從天而降,光明天以下猶如鹽溶入水般毀滅消失。(二禪天接近毀滅時,裡面的有情也都遷移到他方去了,以水毀滅的只是器世界。)經過了七火一水之後,此時沒有大地,只有一個風輪[13],下基的十字杵金剛風向上翻滾,三禪天以下猶如風捲塵埃般滅絕一空。
那麼,一禪、二禪、三禪為何分別以火、水、風而毀滅呢?《俱舍論》等經論中說,一禪、二禪、三禪各有不同的分別念過患,比如一禪有尋伺,如火,故用火來滅盡;二禪有喜樂,如水,故用水來滅盡;三禪有呼吸,如風,故用風來滅盡。四禪因為已遠離了禪定的八種過患[14],故而不被水火風所壞。(四禪既然在一大劫中不被毀壞,那會不會變成常有呢?並不會。無垢光尊者在《如意寶藏論》中說,四禪的眾生,最終要么以法性力遷移到他方世界去,要么會示現死歿。)到了最後,容納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百俱胝數的四大洲、須彌山及天界會全部滅亡,萬事萬物變成一大虛空。所以佛在《無常經》中云:“大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,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”
……
既然大千世界最後也會變得空無一物,我們如秋蠅一樣的人身,又有什麼恆常穩固的呢?《佛所行贊》中也說:“劫火鎔須彌,海水悉枯竭,況身如泡沫,而望久存世?”劫末火能鎔銷須彌山王、枯竭四大海水,我們這如水泡般的身體要想永遠存留,簡直是可笑之事。
所以大家要明白,大山會毀滅的,大海會毀滅的,整個世界也會毀滅的,沒有必要特別執著。現在有些人對無常修得不好,總認為房子是實有的、轎車是實有的、身體是實有的……什麼都是實有的,為了實有的東西而產生實有的執著,最後修行絕不會成功。如果我們觀修過無常,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了。
[1] 外器世界是由眾生共業形成的。比如,地獄眾生的共業形成了地獄,南贍部洲眾生的共業形成了南贍部洲。用現在話來說,中國眾生的共業形成了中國,美國眾生的共業形成了美國。包括我們這個喇榮山溝,也是學院四眾弟子的共業和福德形成的。
http://rufodao.qq.com/a/20131119/016032.htm